搜尋此網誌

星期五, 6月 27, 2003

「挺」到底:「第二個立場選擇」?!

「挺」到底
「第二個立場選擇」?!

新聞傳來令人心情沈重的消息:

「針對美國對伊拉克的戰事一觸即發……總統府副秘書長吳釗燮表示,作為美國好朋友的國家,台灣沒有第二個立場選擇,我們必須支持美國打擊恐怖組織……為了避免戰後對台灣帶來負面影響,無論是外交、國家安全與財經各個層面,政府都已經做好因應措施,籲請國人放心……」
人在作抉擇時,腦中的運作是相當複雜的,其中所包含的利益計算、倫理權衡、優先順序安排…等程序,只等到選擇做出,旁人才能「啊哈啊哈」地(原來如此)理解細節。筆者為文不為評論時事,僅希冀從這新聞中反思現實生活中大家都有的抉擇經驗。

神所創造的人之所以被人自稱為「萬物之靈」,最重要的原因不光是在人「會作」選擇(事實上動、植物也會也能作選擇,只是影響選擇的最重要因素是本能),而在於人不必然一定依據本能作決定,總是可以擁有第二個選擇的!

當抉擇時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作一種選擇,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極其悲哀的事!因此,「台灣沒有第二個立場選擇」基本上是個悲哀的陳述,不是值得雀躍欣喜的消息。

聖經中最有名的類似例子便是以斯帖了!當時猶大人即將遭滅種屠殺的王令剪除滅絕,末底改託人囑咐以斯帖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向王請命。身為王后的猶大人以斯帖深知未蒙召擅自入院見王的後果有所遲疑,末底改進一步警告以斯帖「你莫想在王宮?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4:13-15)?這樣一個國難當頭的時刻,以斯帖沒有第二個立場選擇,決意違例進去見王,悲壯地要末底改招聚全城猶大人禁食三晝三夜,表示「死就死吧」(斯4:16)。

我們作為旁人來分析以斯帖這個抉擇時,不難理解她當時的確處在生存本能與倫理要求糾結的困境之中,她悲壯的宣告與行動是在她高度的自我認同與自省下激發出來的作為,而不是被迫、不情願的結果。

反觀上述新聞所透露「沒有第二個立場選擇」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台灣的「身份」:「身為美國的好朋友」!這個悲哀的陳述背後,並沒有一個像以斯帖所遭遇的悲壯的情境,讓我們去選擇「台灣沒有第二個立場選擇」這個選項。這個不值得雀躍欣喜的消息背後,不是在高度的自我認同與自省所做的抉擇,卻是對強權勢力的仰慕欽羨與盲目仿效!

這種決策模式,很容易在迷失的青少年身上發現:當同儕群體的領袖人物都○○,青少年很容易跟著○○,很難●●,因為同儕壓力影響深深著青少年的行為選擇模式。我們常在新聞中看見痛心的家長斥責孩子不會想,不會分辨是非,人家幹嘛就跟著幹嘛…,就是這種思維下的結果。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我們自己也有!當世俗的作法與想法席捲而來,火熱的勢頭正在燃燒,有多少人真正靜下心來,追尋我們作為神的兒女的自我認同與高度自省?有多少人真正分辨屬神的聲音與心意,不理會人們急功近利、猛進速成的「熱門」建議,紮實地遵行神的「冷門」旨意?當我們隨從己意不聽從神所做的決定遇見困難危險(當然,不是所有困難危險的原因都是因為隨從己意不聽從神),我們會選擇停止先前的決定,轉回向神,還是針對困難危險憑己意展開解決、防衛措施,持續先前的選擇?

任何情況下,有智慧(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的人都可以有「第二個立場選擇」,使自己有尊嚴而負責地生活著…!

星期一, 6月 23, 200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雖說職業無貴賤,可是有兩種職業自古以來便一直受人的咒罵,到了近代則又添了一種,這三種職業就是…開「查某間」(妓女戶——淫亂)、開「ㄍㄧㄠˇ間」(賭場——貪婪)與開「煙館」(販毒——嗜癮)。它們相輔相成,各自串連,所組成的罪惡三角,小則讓個人頹廢、家庭破碎,大則成為社會最大亂源…開「查某間」奪去家中男人的心、開「ㄍㄧㄠˇ間」奪去家中的經濟命脈、開「煙館」還再奪去身體健康。我的故鄉有人開了「ㄍㄧㄠˇ間」——約在一百年前日據時代的台灣,幾代以來該家族各房常有白髮人送黑髮人之事。以現代的知識我們知道這個家族是因為肝病家族病史的緣故,不過幾十年來每次有人死亡,這個家族曾經開「ㄍㄧㄠˇ間」的事跡便再一次在鄰里間傳開…「夭壽失德唷!伊們以前開「ㄍㄧㄠˇ間」,歹話(咒詛)不知被多少人罵過哦,現在才會………」!這是傳統社會倫理約制力量的最好例子。

後現代社會的特徵之一,便是所謂「多元觀點」的出現。對事物的不同觀點,產生不同看法,導致不同的價值觀………,這基本上是好事,是人類歷史進步的累積成果,但是不同的觀點不僅同時存在,還能具備相同的倫理效應與價值,不管叫不叫做「後現代」,都實際成了混亂與失序!論語中記錄孔子的談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因而許多人稱孔學為「正名」之學)。後人不管後半的倫理部分,只求「事」成,因而脫離文本上下文的解釋與應用,自行解為…為求事成,先求言順;既求言順,只好正名。瞭解了正名之學對人們的影響,為使我所圖之事成就,便找個比較「順耳」的說詞;也因為如此,恰當亮眼的口號標語成為促進所謀功成的最重要手段。然而在「名正」與「言順」之間,最重要的還是倫理原則的規範,否則「名再正、言再順」只是空有形式,而沒有實質的虛殼,這個世界成了一面「粉飾的牆」!

金門日報2003年6月4日頭版報導,「離島建設條例」增列「博弈條款」,在離島公民多數決及中央特許的前提下,將准許離島國際觀光旅館經營博奕業務。從「開ㄍㄧㄠˇ間」→「賭博」→「博奕」,再加以「業務」及「國際化」,賭博一事從遭咒詛的、違法的,正名成為國際觀光下的業務,為使「言順」而得以「事成」,這個世代的我們若甘於成為禮樂不求、刑罰不思之輩,就無權在民無知所措之際悵然?!

戰地政務解除之後,發展觀光事業儼然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萬靈丹、定心丸,許多人為金門的未來提議獻策時不忘強調觀光將為金門帶來的種種好處,好像只要在當中可以冠上「觀光」一名,便是可行,便是良策,卻忘了思考其中的內容與金門的歷史、人文、自然及做為子孫生活家園的風貌是否相稱!觀光產業的振興需要考量多種面向,「賭城」亦非觀光產業的唯一命脈。當旅行業者削價競爭、有著英國風情的田浦山后沿海充斥著垃圾,環保公園工程等等問題都懸而未決時,國際化博奕業務的提倡只是反映著對於國內觀光產業「非本土化」的盲點,未加思考的結果,幾年後也許我們只能留給子孫的一塊毫無發展價值的版圖。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這是出於聖經中的一句話。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看似「百無禁忌」的「凡事都可行」,而在於對所行之事必須「有益處」與「造就人」的要求。現在看來,金門迫切需要這句話的裨益!

星期二, 6月 03, 2003

再思「煞死」

再思「煞死」!

不知誰開的頭,也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媒體與坊間以「煞」作為SARS的諧音代表。也還真絕,在字典的註釋中,「煞」(兇惡)也通「啥」(猶疑),我想,從疫情初期資訊不足而含混訛傳,到近期擴散肆虐到令人恐懼的狀態,「煞」(啥)傳神地與SARS之間達到了巧妙的平衡,相當程度上滿足了翻譯必備的信、雅、達!

透過發達媒體的傳播,我們見到一幕幕的鬧劇上演:從近乎無知的樂觀(拒絕配合體溫量測…)、歇斯底里的非理性行為(父母官帶頭抗爭圍堵…)到交互指責踢皮球,標榜科技、創新的現代政、經、文化體系在疫災前一一破局。然而,除了對政經結構的信心崩盤之外,疫情的擴散肆虐,也使得人際關係開始產生微妙變化,正如法國年鑑派史學家布勞代爾引述17世紀鼠疫肆虐時的歷史資料所說的:「這種疾病使我們的相互關係變得比狗還慘忍」,因對生命逝去的原始恐慌所造成的人際疏離現象遠遠勝過對於科技的自滿與自信現象,而且至今未變!

只是,由於慌亂與惶恐而生的對受感染者的憎恨、詛咒和歸罪,其實是非理性地誘離我們不去檢視真正問題核心的重要性。疫情的蔓延與擴散不僅具有生理、病理視角之外,更有深遠的社會、文化意涵。

「全球化」科技需求下,無約制(倫理約束)膨脹所引發的生態、環境大改變,造成「天災」與「人禍」間的差異與距離愈來愈小,天災與人禍已經沒有「純粹」可言,例如921原本是天災,卻因建商偷工減料造成人禍。似乎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已經處在一個頻受攪擾、更動的變化之中,推出新而又新的環境變數與適應要求(曾經有人解釋為大自然的反撲),如此,我們正生存在一個「全新」與「古老」張力變動的世界之中,而這個大自然運行的鉅觀環節,與各國政府的防疫措施、政策相比,對你我的生命而言,著實有著更具決定性的影響力!

當疫情擴散,人們的防疫思考自然落在表面易見的層級:隔離、防護、追蹤…,僅止於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與一般大眾,近日發現殯葬業者因未被醫院告知所服務的是煞死者,便成了防疫的大漏洞,甚至引發離職潮!在以往科技不發達的「小國寡民」時代,尚不大可能「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今日更加需要通盤、統整的思維考量。我們需要更認真看待「防疫視同作戰」這句話。以作戰規格的思維考量來做防疫的工作,意味著平時的警覺與準備工作,不漏掉任何一個小環節才行。

離島一再發生延誤後送的事件,除了暴露出離島醫療資源匱乏的窘境之外,也顯示出人的自私自利。然而這種自私自利是最要命的自私自利:除了可能造成患者因延誤而不治,或進一步疫情擴散,更有可能造成疫情不可收拾,使自己也成為受害者!台灣於1919年因日本商人傳入霍亂,造成兩千六百多人死亡(見2003年5月23日《民視新聞電子報》)。霍亂在當年的造成疫情與今日冠狀病毒造成SARS的疫情一樣,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煞」雖然令人猶疑(啥),且令人畏懼,然而抗煞本身卻不應成為一種非理性的行動,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繼而帶出有效的行動。「煞到」不見得會「死」(還是有人康復出院),「煞死」只是千萬種死因的一種,但無知、無心肝與無理性的做法,才是一再造成無辜犧牲的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