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星期一, 10月 12, 2009

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共和國運動發起大會」的兩點質疑

 1997年,許多政治團體成立「台灣共和國運動發起大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名列發起單位之一。鑑於其自褒、恣意並自義的文案氣勢,我為文與之商榷。同樣的,只有自己的網路空間能「刊登」。Geocities要關了,搬來這兒放,作為年輕的紀念。


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約翰福音18章36節

做為台灣基督新教最大教團組織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下作長老教會),歷來在社會關懷、政治參與上極為熱誠,曾於1971年(「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1975年(「我們的呼籲」)與1977年(「長老教會人權宣言」)分別發表所謂的「三個宣言、聲明」。日前(8月15日)該教會參與發起名為「台灣共和國運動發起大會」,紀念宣言宣布二十週年並推進「正名運動」,似乎非常自豪於當年與現在對建國理想,對台灣社會與人民、基督信仰的執著與堅持。

這樣的新聞事件對一般非基督信徒的民眾並不奇特,但身為基督徒,筆者以認真看問題而不以攻訐為出發點,覺得有必要發言,供長老教會與各社會先進們參考。
首先筆者要質疑長老教會將「社會—政治」意願與行動聯繫上宗教信仰,再以神學術語包裝的適切性!

在三個聲名與宣言中,長老教會提醒我們,做為信徒,他們將基督信仰中上帝的特性:
全人類的主、公義的審判者、賞賜人權與鄉土……等,作為各篇的開頭與貫穿文件的主要指導思想,倡議教會為社會正義發言,關懷鄉土。雖說這些信條並不與純正信仰衝突,但由於忽略了上帝其他重要特性:祂是忌邪的神(出埃及記20章5節),恨惡一切的罪惡(詩篇5篇4~5節);憂傷痛悔的心祂不輕看(詩篇51篇17節);祂喜愛憐恤不喜歡祭祀(詩篇50篇8~15節,51篇16節)等等,著實將上帝片面化,描述為一尊獨獨對政治公義懷特殊關懷的神祇!

在台灣近代歷史的進程中,由於處於殖民統治之下,長老教會因著統治者的壓力而導致了在信仰上的軟弱與民族意識上與民眾的偏離。時過境遷,筆者並不想藉由指責的方式,詳實地在本文列舉出來。作為公義的、賜與鄉土、人權的上帝,作為忌邪、以豐盛恩典與慈愛等人悔改(詩篇32篇5節)的「全人類的主宰」與「審判的主」,這兩大特性似乎對長老教會沒有作用!長老教會也僅以兩行的評論(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第248頁,第7~8行)方式紀錄,而絲毫沒有痛悔的意念。

第二,如此自以為義地認定自身在台灣數十年來「民主化」轉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並不見得那麼具有先知的性格,乃是和耶穌受釘前尚未徹底改變的彼得或奮銳黨(一個激進猶太民族主義團體)的西門一般,草莽有餘而先知性格不足!

做為台灣基督新教最大教團,無視於近代宣教史中教會對帝國主義批判的迫切性,相反把反蔣、反國民黨、反帝國主義情緒錯置於中國,將所有帝國主義危害中國而引起的教案視為亂黨強盜,將違反中國民眾意願的分離主義言論自抬為亂世中明燈般先知綱領!近年來長老教會掀起研究南美解放神學的風潮。不知是研究者語言能力不強還是學識不深,似乎都沒有理解到:解放神學家們(如Gutierrez等)在其神學作品中,一再對於造成現在中南美洲的低度發展與對第一、第二世界國家帝國主義嚴重的依賴,對於依附統治政權的教會之深切的譴責與批判,用意即在擺脫帝國主義宰制,歸回、發展自己國家、教會的道路。長老教會研究者的理路一轉卻變成將祖國中國置於帝國主義(原當受批判)的地位,將「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置於其歸回、發展自己國家、教會的道路(原應歸回被殖民的母國)的地位。

這樣神學理解詮釋的轉折,說明了長老教會核心神學家與知識份子的用意:將原本應該是個人意願、主張的意見,生硬、片面地將聖經(基督信仰之最高權威)與神學研究成果(具有相當「進步」、「批判性」的標籤效果)牽扯進來,尋求其個人主張的信仰倫理正當性,能夠經過其精密加工之後的背書動作得到強化,以達成在其宗教團體內部宣揚該主張的舉措因而免遭一般信徒的質疑。一般政治與教會的議題,對主張分離處理的基督徒來說,多是引用耶穌所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路加福音20章19~26節)。筆者不想斷章取義地討論到底「該用哪一章哪一節」作為信仰倫理來對待這議題,但是對於長老教會有意識地、選擇性地引用聖經、神學觀點以為「品牌保證」則十分不以為然。

耶穌在審判祂的彼拉多面前兩次提到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祂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章36節)這意謂著什麼?是不是說明純粹熱情地、不加以在上帝裡反省、批判、檢驗地擁護世上的政權、政治主張,至少不是耶穌的行動邏輯?

香港回歸中國前,長老教會以大手筆的投資號召,設網站Say No to China、文宣媒體宣傳號召,期望能動員牧長、信徒達十萬人參加,各教會聖歌隊、各神學院校、各中會婦女合唱團...等踴躍加入千人合唱團。如此的舉措,完全站在分離主義的立場,不思考反省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基督徒,近兩百年來受宣教士參與不平等條約的制訂、人民對於教會與帝國主義勢力聯合的惡劣印象而生嚴重的誤解等等,在宣教史上重重的罪孽與錯誤,而以略去歷史事實的角度與看法主張「對中國說不、Say No to China」,舉辦「為台灣祈禱大會」。光是興奮於「傳教範圍」、「人數」、「果效」、「氣勢」的利我因素來辦2000年福音運動,而不好好地處理文化與社會的問題,扼殺內地同胞重新認識福音、認識教會、認識上帝的機會,反而使誤解加深、疑懼加大,作為上帝國度之地上可見模擬的教會,如何面對末日主的責難!

若是使全人口50%的「入教」(請注意,入教不代表在主前的得救)的可能因素或手段會帶來另外50%因而跌倒不信,我們相信愛我們的主不會贊同我們這麼做的:因為祂會為失去一隻羊而放下另外的「九十九」隻,去找尋失去的那「一」隻羊,何況在中國(內地與台灣)基督徒人口是那樣的相對少數!

「Say No to China」、「台灣共和國運動發起大會」引起的熱潮與人潮再怎麼大,作為基督信徒的我們(筆者與長老教會)都得在信仰前虔誠反省、得力量,才能不失信徒的立場。隨意將「社會—政治」意願與行動套上宗教信仰、神學術語,指示徒增信仰的矛盾與困擾而已,願大家三思!

沒有留言: